如何解决血清样本分离中的常见问题?一文看懂
2019/5/28

血清是检体中最常见样本,如抗体、生化、激素、血药浓度等项目均需要用到血清,然而其质量确实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溶血、脂血、黄疸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检测结果。

有关血清样本分离及常见问题
分析如下

1. 全血采集
量约为要求血清量的2-2.5倍(如:血清要求1ml,需采集全血2-2.5ml)


2. 血清分离

全血存放的容器决定分离的是血清还是血浆;促凝管和空白管存放全血经血液凝固后离心分出的上清是血清;若放入EDTA抗凝管或者肝素抗凝管,离心后分出的上清称为血浆(如图1)

备注:血清主要区别于血浆的是有血液凝固的过程和纤维蛋白的析出

▼ 图1 血清和血浆的分离

 
3. 血浆是否可以替代血清进行送检?

多数项目中血浆样本可以替代血清,前提是该检测项目不受抗凝剂成分和凝血因子的影响(如抗体类项目),但生化项目则不可用EDTA抗凝分离血浆,因为EDTA-2K此种抗凝剂不仅可以络合重金属Mg2+,也会致使K+的含量上升,故生化项目的最佳样本是血清

4.什么样的血清样本不合格?
溶血、脂血(乳糜血)、黄疸(若是病理性原因很难消除)属于不合格的样本(如图2)

 

 

▲ 图2 不合格的血清样本

5. 溶血产生的因素?
1)擦拭皮肤时酒精使用量过大和采血部位按压用力;

2)动物保定不当,多次进针或进针后针头位置调整;

3)血液在注射器中已经发生凝固或者带着注射器针头将血液转移至采血管中;

4)采血管内有气泡产生(多次采集的血液放在同一个分离管内等原因);

5)空白管分离全血时,静置时间过短,纤维蛋白不能及时析出而使血清呈胶冻样,抽取时带动红细胞;

6)离心转速过高或过低,最高不宜超过5000rpm,最佳采用3000-3800rpm 10 min;

7)抽取上清时,微量红细胞被吸取。

6. 脂血怎么改善?(▼ 如图3)  

7. 黄疸的产生多为病理性或者服用药物(如维生素B组)的原因,病理性的难以改变血清质量,药物性原因可以通过停药改善血清质量


8. 血清质量是怎样影响检测的?

1)溶血:红细胞的破裂会引起血浆成分的改变,对一些生化项目如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钾的测定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若进行抗体类检测本身血清的颜色会干扰到最终的酶标仪读数。

2)脂血:在运用比色法和比浊法检测的项目中,脂血中的乳糜微粒具有散射光的特性不能通过双波长进行消除从而影响检测结果。

3)黄疸:黄疸的血清中含有胆红素,若样本放置时间过长或通过氧化剂后胆红素还可被氧化为胆绿素、胆褐素,这些色素在不同波长范围具有一定的光吸收,从而影响检验结果。

 

结语:

全血、血清和血浆2-8℃冷藏保存,如不能及时送检需冷冻存放,部分检测项目要求冷冻送检(详见检测项目表)

合格的样本是保证精准检测的前提,提高检体质量是确保检测结果的重要基础

 

我要评论

最新医师原创